荆楚网(湖北日报)(通讯员 李立廷朗)11月5日,国家管网集团中国公司在武汉北部作业区黄丘输气站举办国家管网集团中国式燃气管网现代照片发布会。来自地方政府、上下游企业和多家媒体的代表来到现场,了解国家油气管网运行情况,感受保障能源供应的科技力量。国家管网中国公司是国家管网集团直属区域公司,负责湖北省油气管网的投资、建设和运营。是该州主要的天然气运输渠道,参与率和市场率约98%。目前,公司管理88个车站,油气管网总长5461公里。以“天然气三横四纵”、“原油四线多支线”、“炼油三纵”为主干网络。年输送天然气超过450亿立方米、原油2600万吨、成品油超过200万吨。近年来,华中集团持续推进“一张国家电网”建设,加快湖北省油气管道骨干网互联互通。东西三线中段、忠武线接驳天然气管道等重大工程建成投产,进一步完善区域输电体系,安全保障湖北能源安全。千方百计保障能源供应:确保千家万户在胜利期间有能源供应取暖这是公司的首要任务。华中公司建立了“阶段响应、协调配合、应急高效”的运行机制,每年制定专项供应保障预案,完善操作流程和应急预案。春秋两季,对192个阀室、64000余台设备进行全面检修,确保设备健康运行。公司运用无人机巡逻、光纤预警、视频监控等技术,打造“地空一体化”安全防护体系,通过“空中巡检、高点监测、探测检测”对油气管道进行三维监控。“2024年以来,华中公司新增天然气装卸点11个,解决了房县、秭归、巴东等地区长期无管道燃气问题,让更多家庭引入清洁燃气”公司拥有能源。2024-2025采暖季累计加气44.7亿立方米,最高日量超过3700万立方米,全力保障湖北省城乡稳定供气。创新激发天然气管网发展新动能。创新是能源基础设施现代化的关键驱动力。华中公司建立了科技创新体系和“产学研用”合作机制,积极建设科技创新工作室和人才平台。迄今为止,我们共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3项、实用新型专利302项,在安全生产、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等方面取得了多项成果。公司自主研发的“电动压缩机失电交叉控制系统及方法”已成功y应用于川东输气管道。实现外部停电时长达18秒的连续运行,避免了近100次总吹扫损失,大大提高了运行安全性和经济效益。在设备国产化方面,华中公司率先试车全国首台20MW电驱动压缩机组,比进口设备降低采购和维护成本40%以上。我们还采用国产PLC系统替代进口工控系统。该产品将响应周期缩短至原来的三分之一,打破了关键设备依赖进口的技术壁垒,为能源行业自主管理提供了示范样本。绿色低碳成为能源转型的“新引擎”。在“双碳”目标指引下,华中集团积极推进能源结构优化,创新构建“天然气与电力双网协同”运营模式,正在建设全国首个天然气管网虚拟电厂。通过预测能源价格、调节负荷,公司从“电力的被动消费者”转变为“灵活资源的服务者”,每年减少碳足迹约1万吨。公司在湖北省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14座,总装机容量520千瓦,年发电量36.7万千瓦时,创造“余电/内用”,为湖北省提供清洁电力。同时,在管道建设和改造中推广节能降耗、保护环境的新技术,新卫京线采用封闭式输送和冷却运行工艺,能耗强度降低了54.5%,节约了7%。每年29万立方米天然气。管道搬迁工程采用定向钻穿越技术,最大限度保护河流生态和植被,管道可“毫米级”避开饮用水源地区域,确保生态安全。国家燃气管网中央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将深入贯彻落实“四革命一合作”新能源安全战略,坚持“服务国家战略、满足人民需求、服务产业发展”的宗旨,持续以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在能源供应保障、科技创新、绿色低碳等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努力打造中部地区建设典范。建设“国家电网”,加快建设新能源汽车能源系统,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