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下口市:为保障“师生安全”,校园食堂制定
发布时间:2025-11-09 11:50
荆楚网(湖北日报)(越军通讯员)“金融交易异常、进货价格过高、饭菜拖欠……”这些曾经困扰校园食堂监管人员的“老大难”问题,如今在丹江口“数字食堂”监控平台面前可以准确了解。 11月8日,笔者获悉,该市创新出台覆盖5大领域的16项智慧预警规则,并用数字化手段编织出校园食堂密集的监控网,保障“口头上”的师生安全和经费使用规定。 校园食堂触及千家万户,收费公平、资金安全、采购合规等问题始终受到公众关注。丹江口市围绕教师消费、私人“小保险箱”、非法收入等重大风险点,将监管要求转化为可量化、可比的智能规则,将监管从“人群核查”转变为“数据预警”。 在伙食成本管理方面,平台比对校园消费系统和财务系统的数据,监控师生伙食费用“收入错配”问题,消除贪污、收入误报等干扰。对于实行包餐的学校,系统会自动计算师生的平均午餐摄入量。 “同质不同价”触发预警,确保计费公平。在采购过程中,平台不仅横向比对区域内的小学食品采购流程,避免错误定价行为,还纵向监控高价值食材的仓库重量波动。如果您的体重连续两个月波动,就会立即被标记为可疑。 对于“民办小企业”等非常隐蔽的问题,这16条规定同样精准。通过比对学校人员信息与消费系统中的账户名,检查是否存在异常账户。对投标人的社保缴纳公司及投标人代表公司的诚信度进行验证,限制投标范围。对中标者和学校后勤人员的银行流水进行控制,防止利润转移。同时,还存在教师、工作人员向学生提供免费午餐、未支付报酬等“轻微违规行为”。餐费杂费、食堂员工重复领工资、出勤异常等,多角度对比消费记录、考勤数据、工资清单等,无法掩盖欺诈行为。 “以前,我们在检查食堂问题时,都是一一核对每一份文件,一一收集数据。我们必须一一检查,这不仅是效率低下但也容易受到监控。现在,平台根据可疑点自动预警、精准排查,监控效率提升数倍。”从“被动应对”变为“主动预防”。截至目前,平台已通过预警规则发现并纠正各类违规行为30余起,有效规范了校园食堂的经营秩序。 下一步,丹江口市教育局将继续优化预警规则,扩大监管范围,推动平台拓展至食材追溯、食品安全检验等更多环节,让“数字眼”持续守护校园食堂的透明度,让师生吃得放心、家长放心。